濟寧新聞網7月28日訊(記者 李志豪)今天上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濟寧市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情況?!皽p證便民”行動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點工作,近年來,濟寧市持續深入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取得了顯著成效。
“兩張清單”
法律法規之外“無證明”
為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濟寧市由司法局牽頭,持續開展了三輪刀刃向內的證明事項清理。從證明索要的源頭入手,指導全市各級各部門嚴格按照社會普遍關注、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信息核查便捷、可操作、社會風險總體可控的原則,全面清理煩擾企業和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最大限度減少辦事繁瑣環節,確保沒有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決定依據的證明事項一律不得向群眾和企業索要。共取消證明事項1484項,公布了證明事項取消清單和依照法律法規保留的1106項證明事項實施清單,實現了法律法規之外“無證明”,各種沒有依據、隨意要求開具的證明再無立足之地,切實做到了惠民利民便民。
“三個率先”
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2019年,濟寧被山東省政府確定為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市,聚焦群眾和企業辦理政務服務事項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全面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濟寧市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核查監管暫行辦法》,公布了115項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濟寧市采取告知承諾制辦理企業和群眾申請事項82546件,提高了辦事效率,得到了企業和群眾的普遍認可,優化了營商環境。
2021年2月,在試點工作基礎上,濟寧市政府持續發力,在全省率先發布市級《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成立市長掛帥的領導小組,召開全市動員部署會議,組建市司法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大數據中心、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的工作推進專班,明確16項重點工作任務和責任單位,建立常態化工作協調機制,實施“全市一盤棋”攻堅行動,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6月24日,濟寧市政府發文,在全省率先公布《市級實行告知承諾制的證明事項清單》,7月10日,14個縣(市、區)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清單編制公布工作全部完成。至此,全市共實行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875項,其中市級事項451項,縣級新增事項424項,涉及教育、公安、司法行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20個領域。以“承諾”替代“證明”,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標志著濟寧市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已從試點到全面推開,在持續推進“減證便民”行動、優化營商環境的征程上,濟寧市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四項舉措”
推進“減證便民”行動走深走實
舉措一:提升服務標準化水平。濟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對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名稱、受理條件、申請材料、收費項目、承諾時限進行標準化流程再造,編制減證便民過程中的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明確實施告知承諾制的工作規程和示范文本,加強窗口工作人員培訓,積極回應企業群眾關切。
舉措二:強化數據共享支撐。濟寧市大數據中心以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為依托,匯集各類數據62.8億條,存儲388類、1484萬條電子證照數據,發布共享目錄2.97萬個,為市級124個部門提供數據共享交換服務,促進數據跨層級跨領域互通應用,協助多部門打造政務服務事項減證減材料、證照自助打印、智能審批等便民應用場景,為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提供信息核驗基礎。
舉措三:加強信用承諾約束。濟寧市發改委深化告知承諾信用信息歸集應用,對照實行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清單,將各部門辦理證明事項產生的信用承諾信息及承諾人履行承諾情況全面納入信用記錄,加強信用監管,對違約失信情況依法依規進行約束懲戒。
舉措四:探索監管機制融合。濟寧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的深度融合,將實行告知承諾制的證明事項全部納入“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動態調整“隨機抽查市場主體名錄庫”,確保全監管、零死角。
濟寧市把“減證便民”行動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舉措,把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作為惠企惠民的民心工程,列入了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和法治政府示范創建的重要內容。下一步,將建設協同高效的長效運行機制,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加強統籌協調,充分應用大數據線上核查等手段,推進“減證便民”行動覆蓋到至更大范圍,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規范化、便利化、智慧化的政務服務,擦亮濟寧市法治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請輸入驗證碼